杨连宁:护私、护短、护丑、护犊子算啥爱国主义?
2020-06-18 07:30:07
  • 0
  • 1
  • 47

杨连宁:护私、护短、护丑、护犊子算啥爱国主义?

谁都知道,“护犊子”是“偏心眼”的同义词——东北农村“老娘们”吵架时张口就来,指责对方有动物般护食、护幼崽的本能。

之所以用“护犊子”指代对方“偏心眼”,是因为“护犊子”富含自我中心、排斥他人、挟私护短、拒绝批评、从不自省、死不认错的多重涵义,对不?

你也知道,鲁迅当年针贬“国民劣根性”时,也曾面对护犊子的攻讦:“你说甲生疮。甲是中国人,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”“你说中国不好,你是外国人么?为什么不到外国去?可惜外国人看你不起”(《华盖集》)。

当年还有说鲁迅长的就不像中国人的:“你看他那个小个儿头,那个小平头,那个小胡子”——潜台词就是:他大概是个日本种儿,他能说咱中国的好吗?

百年过去,中国人如今的挟私、护短与惧外、排外,似乎比鲁迅时代还要凶猛。表面上看,似乎是民族自信心、自豪感随着国际地位的猛烈提高而提高的结果,其实呢,全然不是。

为什么?因为中国人地位的跃升,完全是中国人融入国际主流,深度参与市场合作,也被各大国认同为主要商业伙伴的结果,对吧?

换言之,中国人之所以能木秀于林,绝不是放大“自我中心”,只知道胳膊往里拐的偏心眼的成功,而是一个重商主义的民族扬长避短,营商遍全球的成功,对吧?

之所以能把护私、护短、护丑、护犊子当成爱国主义,说实话,是因为爱国主义被编成了一个筐,什么东东都可以往里装:把排外当反帝,把拥护政府当爱国的背后,其实是把遗传的国粹瘾、恐洋症、自恋癖、自大狂、排外狂等等老毛病,全都装进了这个筐里——颟顸自大的误国主义也会摇身一变,变成红得发紫的爱国主义,反手就把追求普适文明的同胞,帽子满天飞地打成了什么“奸、贼、奴、狗”。

你也知道,护私、护短、护丑、护犊子的同胞,其实是分为两类的:多数一类,是敝帚自珍的自恋型人格,像是个真诚的国粹主义者,也是罗素所说的,没长大的孩子:“一个人长大后想顺利地适应社会,应该认知到自己不是中心,自己的期望也不是最重要的”。

而少数攻击型的人格,则属于另一类:往往是自身偏狭利益的卫道士,也往往有着护食动物般的嗜血冲动!“仇恨入心,发芽发疯”的这一类,一心想学义和团或红卫兵那样“闯祸”。

谁都知道,“野人生活于自身之中,但文明人却总是生活于自身之外。”(卢梭语)以此看来,敝帚自珍地护犊子的,是出自愚昧;而横扫天下地护犊子的,则是出自野蛮——愚昧与野蛮,都属于自外于文明世界的“野人”,没错吧?

你也知道,所谓国家,不过是族群互助的意愿与契约共同体而已,绝不是野蛮人心中的拜神偶像。进入信息时代后,人类已迈向“命运共同体”了,对不?其中的理念,近3千年前早就有了:“你的出生地?我生于地球!你的国籍?我是世界公民”!(苏格拉底语)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